經歷了去年的種種“黑天鵝事件”后,我們對很多事情早已見怪不怪,但2023年似乎注定也是不平凡的一年,美國眾議院在新年伊始就上演了“百年不遇”的一幕。據參考消息報道,新一屆美國國會宣誓就職,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下臺,但被視為新議長熱門人選的共和黨領袖麥卡錫,卻未能獲得足夠的投票并登上議長寶座。如今美國眾議院已經過3論投票,但仍未有候選人獲得至少218票的簡單多數票,故究竟由誰來擔任新議長,仍是一個懸念……
美國眾議院仍未選出新議長
不得不說,這是美國政壇的一大“奇觀”,即100年來,美國國會再度上演“多數黨領袖落選眾議院議長”的一幕。上一次出現類似的情況,還要追溯到1923年,當年議員們共進行了多達9輪投票才選出新議長。按照美國憲法和眾議院選舉規則的規定,如果沒有任何一位候選者在議員投票中獲得至少218票,那眾議院就需要為選出新議長而繼續組織投票,直到有人獲得足夠的票數為止。
美國兩黨的“驢象之爭”
很顯然,雖然共和黨在去年的中期選舉中贏得了眾議院控制權,但議長的“難產”則無比清晰地對外釋放出了一個信號,即美國共和黨也并非鐵板一塊,同一黨派內部也有著諸多不同立場的陣營,且這些陣營的對立和矛盾程度絲毫不比共和黨和民主黨的“驢象之爭”差多少。
形容“美利堅分眾國”的漫畫
我們常說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兩黨之爭正在自上而下地撕裂美國,讓美利堅合眾國逐步淪為“美利堅分眾國”,但這種認知似乎還是不夠深刻。如今共和黨內部的紛爭之大和矛盾之深,讓人們更清楚地看到了美國政壇的高度撕裂化和碎片化,隨著這種撕裂化和碎片化的趨勢愈發加大,各類危險或將接踵而至,不僅是對美國自身有危險,對其他國家亦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事情。
共和黨領袖麥卡錫未能如愿當選
先來說說美國?;蛞恍┤藭X得,不就是幾輪投票沒能選出新議長嗎,那繼續投到選出來為止不就好了?有啥可大驚小怪?然而事情并非這么簡單。多論投票選不出新議長,說明美國政壇各派別的對立程度很深,甚至是難以調和的。在這種情況下,即便新議長艱難選出,也是各方妥協后的結果,而妥協就意味著違心的忍耐和退讓,這就是一個無法忽視的不安定因素。
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內戰
對美國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,美國在1861年爆發了最大規模的內戰,即著名的“南北戰爭”。但可能很多人都有所不知,在“南北戰爭”爆發的前幾年,美國眾議院曾上演過一次持續兩個多月的眾議院議長投票選舉,當時共進行了高達133輪投票,政壇矛盾乃至國家內部矛盾之深可見一斑。
美國或將再度爆發內戰
以今天的眼光來看,當年的133輪投票和眾議院議長的無比“難產”,已經隱約預示著美國內戰將至。而現在,與之相似的一幕正在悄然重演,此前有人預測美國或將在2024年總統大選之時爆發內戰。如今看來,這一時間點是否有會提前,恐怕已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不排除部分美國政客會拿臺灣問題說事
至于說美國政壇撕裂一事對他國的影響,則表現在美政府和政客的對外政策與“表演”等方面。不難發現,近年來美國政壇的極端化風氣愈發嚴重。為了博取來自民間的選票和黨內人士的支持,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,部分政客的提案和行為都越來越極端和激進??紤]到身為多數黨領袖的共和黨政客麥卡錫未能成功當選眾議院議長,不排除他會以某些“非正當手段”尋求更多的黨內外支持,如在涉華議題上大放厥詞,表現出所謂的“對華強硬”的一面,甚至是做出竄訪臺灣的惡劣舉動,這一點尤為值得我們注意。
美國在危險之路上一路狂奔
最后我們還應看到一件事,美國兩黨的高度對立和同黨派內不同陣營的尖銳矛盾,或早晚會害了美國。當一國政客的種種舉動愈發極端之時,就意味著那些“不夠極端”的政客將越來越無路可走,后者只能“跟上潮流”,最終這個國家的政壇、政府和相關政策只會在極端激進之路上越走越遠,直到沒有回頭路并釀成大禍,要么是害了自己,要么就是害了相關地區乃至世界。今天的美國,或許正走在這條危險之路上。
免責聲明:文章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聯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