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零容忍”信號持續釋放,投行業務面臨強監管,2022年里,一批機構和保代被“亮黃牌”。
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,年內,證監會官網公布了47條涉及證券類、發行類業務的行政處罰信息,超過10家券商及20余名相關責任人或保代,被采取出具警示函、監管談話、暫停業務資格等措施,事發投行業務內控不完善或在相關保薦項目中未勤勉盡責。
處罰落地,連鎖反應出現——因*ST中安舊案,招商證券被立案調查,近30個IPO項目遭牽連一度中止;*ST紫晶、*ST澤達涉欺詐發行及信披違規,中信建投、東興證券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并致歉;華金證券連收7張罰單,保薦資格遭暫停3個月。
部分保代遭“禁業”處罰,安信證券保代擅自大幅刪改IPO申報文件,申萬宏源保薦的項目業績“變臉”上市當年即虧損,相關保代均被認定不適當人選6個月。
未勤勉盡責、投行內控不完善
年內至今,證監會官網公布了38條針對證券類業務、9條針對發行類業務的行政監管措施,除公司外,監管對象涉及中信建投、華泰證券、中金公司等多家機構,以及部分券商的負責人或保代。
監管措施主要是對其出具警示函、責令改正、監管談話、認定不適當人選等。
記者梳理發現,上述機構或個人被罰原因包括,在相關IPO或重大資產重組項目中未勤勉盡責、核查不充分,投行業務內控不完善等。此外,上述部分機構被罰系場外期權、境外子公司業務存在問題。
僅統計投行業務方面的處罰,被出具警示函的有招商證券、華泰聯合證券、國泰君安、華安證券、中天國富證券;被責令改正的有國泰君安、聯儲證券、民生證券、東莞證券;被采取監管談話措施的有安信證券、華龍證券、國融證券。華金證券被采取責令改正并限制業務活動監管措施。
據不完全統計,來自上述機構的超過20名負責人或保代被采取監管措施,包括監管談話、出具警示函、被認定不適當人選等。
上述券商或保代“吃罰單”,事涉多宗IPO和并購重組項目,包括珠海冠宇IPO、大連港營口港重組、*ST富控重大資產重組等。
此外,年內,多名保代被認定不適當人選,遭“禁業”處罰。
證監會12月16日下發對申萬宏源保代楊曉、張仕源認定為不適當人選6個月措施的決定,因其保薦的中自環??萍脊煞萦邢薰臼装l項目,發行人公開發行證券上市當年即虧損。
此前一月,11月8日,證監會網站公布了對于右杰采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6個月的措施決定。其作為安信證券保代,擔任浙江野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發行上市保薦代表人,擅自修改通過公司審批的申報文件,未按公司要求重新履行審批程序。
招商接連被罰,華金被停保薦資格
上述處罰中,部分券商違規情節較重,被指存在多項問題,遭遇重罰。
華金證券被停業務資格,多名業務負責人及公司高管被罰。
11月25日,證監會通報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內部控制及廉潔從業專項檢查情況,對違規問題多、情節嚴重的華金證券,采取責令改正、暫停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,要求公司立即全面整改,著力加強投行管控。
華金證券多個項目被“點名”。證監會提到,其在吉林碳谷精選層掛牌、中成發展創業板IPO、上海香溢花城長租公寓資產支持計劃等項目中,盡職調查明顯不充分,但質控、內核未予以充分關注。
前述項目負責人和華金證券時任總經理、分管投行業務高管等,也被采取監管措施。
招商證券也在年內遭遇了投行業務“滑鐵盧”。
今年8月中旬,該公司公告稱收到證監會下發的《立案告知書》,因2014年在開展上海飛樂股份有限公司(現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)獨立財務顧問業務工作期間未勤勉盡責,涉嫌違法違規。
受此事件牽連,招商證券在手的近30個項目一度被中止審查。
今年11月,招商證券被指出投行類業務內控不完善,兩項目也被“點名”,一是珠海冠宇科創板IPO項目;二是大連港營口港重組項目。招商證券被出具警示函,該機構的兩名保代遭監管談話。
投行業務嚴監管信號釋放
還有保薦機構卷入上市公司欺詐發行、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事件,擔責情況尚未明確。
年內,*ST紫晶、*ST澤達均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。前者上市前后涉嫌虛增營業收入7.66億元、利潤3.76億元,且未按規定披露對外擔保事宜;后者上市前后涉嫌虛增營業收入5.65億元、利潤2.96億元,且未按規定如實披露關聯交易、股權代持情況。
*ST紫晶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,*ST澤達為東興證券。11月底,兩家券商均發布風險提示性公告并致歉,就上述事件影響,雙方均表示,對公司的影響尚存在不確定性。
從年內針對投行業務的監管情況來看,就壓嚴壓實中介機構責任,監管部門多次表態,證監會針對投行業務開展專項檢查,并對違規行為“亮黃牌”,投行業務新規陸續發布。
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指出,恪守“看門人”責任是國際上對保薦中介機構的基本要求,把真實的公司選出來是底線,把優秀的公司選出來是水平。但有的機構變化不大,還是過于關注“可批性”,對“可投性”重視不夠,甚至還有的“帶病闖關”。
證監會網站5月下旬消息,證監會在系統內印發了《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現場檢查工作指引》,以強化現場檢查為著力點,明確了應當開展檢查的情形、重點檢查內容和應當予以處罰的主體。
12月2日,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《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評價辦法(試行)》,對券商項目執業質量進行評價,主要涉及項目申報文件質量、保薦機構工作質量、保薦項目審核結果等方面觸發負面事項的輕重程度。
免責聲明:文章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聯系刪除。